电商之争在于服务之争
自从2009年开始,每年11月11日,电商集体降价,使之几乎成为了一个全民性的“节日”。自然今年也不例外。刚刚过去的“双十一”,各大电商争奇斗艳,各逞其能,好不热闹。
然而,作为消费者,真正关心的,并不是谁卖了多少货,谁挣了多少钱,而是自己得到了多少实惠。
京东与亚马逊可以视为中外两类电商的代表,以上订单虽然不具有普遍性,却不妨得到以下的启示:
1、互联网时代,技术的进步使得价格日益透明化,借助比价工具,消费者知情权和知情能力获得极大提升,在“组合拳促销”面前,单纯降价有竞争优势被削弱,而一切缺乏诚意的“以降价为噱头”的促销,属于传统买卖人利用价格不透明盈利的短视思维,只不过一时热闹。
2、电商之战,表面上比拼的是价格,背后则是采购成本、供货商关系的较量,而根本上比拼的则是诚信。作为契约精神的外延,诚信不是口头或纸面上的夸耀,而体现在一切细节当中。
万变不离其宗。客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指标,归根结底还是看客流。
即热式电热水器企业需明白,电商之战,比拼的是长久磨练的内功,而不是一朝一日的促销或输赢。“双十一”电商各出花招,无非为了把消费者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购物,而最终的胜出者,不一定风头最劲,也不一定资金最雄厚,但肯定最大限度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