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情可不是这样。面对持续不断的低价恶战洗牌,外资企业似乎更聪明些,他们选择以“核心技术”推动产业和市场竞争升级的商业路径,通过建立“全产业链”布局实现了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的优势地位。
近两年来,三星、LG、松下、飞利浦、索尼、东芝、三菱、惠普等外资家电企业,频频在中国市场上演“家电召回”事件。三星冰箱、LG冰箱,东芝电视、索尼电视,到松下冰箱和净水器、飞利浦电吹风、惠普笔记本电池组、三菱净水器,都有过了“公开召回”的经历。有市场人士指责这是外资企业的一场“市场秀”,“意在树立企业的责任形象。”
在外资品牌频频“免费召回”之际,国内家电企业却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持续多年、覆盖面极广的“延长产品包修期”的竞赛。美的、格力、海尔、志高、TCL、创维、长虹等企业围绕空调、冰箱、电视等产品展开了从国家“三包”规定的1年包修,迅速演变成企业承诺的3年、6年、8年、10年、12年等一系列超长包修,甚至还有企业提出了“终身免费包修”的承诺。
奇怪的是,“超长包修”并未获得来自外资企业的参与和响应。2010年,中外彩电企业曾围绕“平板电视”显示屏包修时间展开一轮博弈。由于“三包法”实施时平板电视尚未面市,松下、三星、LG、东芝等外资企业以“法律未有规定”为由拒绝将显示器作为“主要部件”提供3年包修。TCL、长虹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则在国家标准颁布前主动推出“显示屏3年包修”的承诺。
事实上,目前在诸多家电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部件方面,三星、松下、东芝、夏普等企业仍占据主动权。更为重要的是,外资企业近年来积极探索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再造,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服务商的战略转型。